媒體報導
Press
2022/08/30
X Talent 拓展國際市場視野 鍛造企業菁英好手

面對全球環境急遽改變、科技不斷進步,臺灣必須快速因應,培養具有前瞻技術與國際商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,進入國內產業,協助企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。

國科會推出的「LEAP博士創新之星」計畫,為有熱忱加速臺灣產業創新發展的高階人才,提供前往海外企業進修的機會,自2017年執行迄今,與超過500家國際公司合作,提供上千個前瞻研發及新創相關職缺,選送187位前瞻科技人才出國研習。

近幾年,這些選送人才優異的海外研習表現,在研習結束返國後,大多任職於國內前瞻企業與研究機構,並擔任中高階主管或鏈結國際市場的合作窗口,並吸引了如全球最大廣告內容平台Taboola,與全球抗體供應商龍頭Biolegend等國際企業在臺設立研發中心與分公司,看中的就是台灣人才的潛力。

國科會為因應美中貿易戰、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轉型及新興產業發展需求,進一步延續LEAP計畫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的精神,配合政府推動「六大核心戰略產業」(包含資訊及數位、資安卓越、臺灣精準健康、綠電及再生能源、國防及戰略、民生及戰備等六大領域),將LEAP升級為「 X Talent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」,繼續選送臺灣產學創新種子人才,赴海外研習;除希望透過種子人才學成後返國,能協助產業創新布局及發展,更希望讓臺灣在擴張全球科技市場版圖之際,能夠精準掌握先機,成為未來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。

為了讓更多人了解LEAP學員在海外的研習生活、收穫與他們的現況,國科會舉辦一場「主動應變的韌性──LEAP x X TALENT 成果分享暨交流會」,邀請4位曾經參加LEAP計畫的前瞻科技人才...

  • Taboola台灣研發中心部門經理 - 巫孟倫
  •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癌症登月計畫專案經理 - 徐祥恩
  • 藥華醫藥資深研究員 - 李聖典
  • 台積電3D IC封裝研發主任工程師 - 林修兆

他們分享了在海外的心路歷程,以及如何運用研習經驗,促進後續職涯發展。

海外企業研習 提升職涯競爭力

赴海外前瞻企業研習,可以提升前瞻技術創新的能力、累積國際職場的競爭力、開拓國際市場的視野。

擁有資訊工程博士學歷,在資訊科技公司任職的巫孟倫認為,若要長久在資訊服務業耕耘,就需要不斷精進專業能力,而海外研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;而分別在免疫與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的化工博士林修兆,希冀自己所學,能為產業所用,一直尋找前往海外公司研習的機會,來提升自己的研究實力。

歐美國家藥物的研究發展因產業的規模與發展歷史較為悠久,是相對較具優勢的。因此,醫學工程博士李聖典赴美研習,在深入領先全球的抗體連結細胞研究後,拉近了自己與藥物市場需求的距離。矢志找出癌症治療方法的生命科學博士徐祥恩,則是到美國頂尖的藥廠實驗室,磨練高階質譜儀的操作等相關技術。

這4位各有專攻的人才受到LEAP計畫的協助,進入美國公司研習,開啟海外職涯新挑戰。他們在一年的時間內,學習新技術、取得最新資訊,以及認識、經營產業人脈,接著在結束計畫後,將創新能量與技術帶回台灣,以促進台灣產業升級。

背水一戰 一搏最佳表現

然而,前往異鄉工作研習需要過人的勇氣與毅力,解決問題、克服困難並抓住這難得的機會。

巫孟倫在進入全球最大內容推薦平台Taboola時,曾因語言障礙而感到困惑,但他不放棄,積極利用通勤時間提升英文能力,最終成功適應全英文的工作環境,並提高了專業能力。

徐祥恩則在第二次申請LEAP計畫後,成功赴美研習。他進入AstraZeneca公司,並在語言與文化適應的挑戰中,決心快速學習並提升自我,成功打破了語言隔閡,獲得主管的肯定。

李聖典在研習過程中,專注於建立抗體篩選平台,並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,獲得了主管的高度評價,並推薦他返回台灣後繼續藥物研究工作。

林修兆則分享了自己在美國企業的經驗,指出美國職場對員工的期許比較高,要求員工不僅要積極表現,還要學會適時與同事和主管溝通。這讓他時刻提醒自己謹慎安排工作並提高溝通技巧。

< 回媒體報導列表
Top